拔虎须的拼音、解释、组词

拔虎须的简介:

bá hǔ xū
1.比喻鲁莽﹑冒险的行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老虎嘴上拔胡须。比喻做冒险的事。水浒传˙第十一回: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 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亦作捋虎须、撩虎须。一种古老诈赌术。民间把这种诈赌集团叫作虎须党,称其手法为拔虎须。后为诈 欺、诈赌的代名词。清˙刘家谋˙海音诗:虎须手捋自棻迷,那更围鱼一网提。 自注云:手握三签,藏其根,露其梢,一根系红绳,垂于外,若可辨,若不可辨。 猜者置钱其梢,以得红绳为胜,胜者三倍偿之。然随手抽换,罕能中者。辄罄资以归 ,谓之虎须。从事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拈取其中一个,以取决事情。亦称为拈阄。 

1. 老虎嘴上拔胡须。比喻做冒险的事。《水浒传》第一一回:「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也作「捋虎须」、「撩虎须」。

2. 一种古老诈赌术。民间把这种诈赌集团叫做虎须党,称其手法为「拔虎须」。后为诈欺、诈赌的代名词。清.刘家谋〈海音〉诗:「虎须手捋自棻迷,那更围鱼一网提。」自注云:「手握三签,藏其根,露其梢,一根系红绳,垂于外,若可辨,若不可辨。猜者置钱其梢,以得红绳为胜,胜者三倍偿之。然随手抽换,罕能中者。辄罄资以归,谓之『虎须』。」

3. 从事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拈取其中一个,以取决事情。也称为「拈阄」。

拔虎须》是一个成语,它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典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冒失或鲁莽的行为,尤其是指那些不顾及后果、大胆地去触碰非常危险或者不可轻易干预的事物的人。

成语解释:

  • 字面意义:字面上的意思是“拔下老虎的胡须”,而老虎的胡须在古代被看作是一种极为珍贵且难以接近的东西。
  • 引申义: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不顾自身安危,去尝试或干预那些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这常指行为过于大胆或轻率,以至于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造句:

  1. 小明总是喜欢在老师讲话时大声插话,简直是《拔虎须》,自寻烦恼。
  2. 这个案件非常复杂且涉及高级官员,你这样做简直就是《拔虎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3. 小张的行为就像是《拔虎须》一样大胆,但结果却让他陷入了困境。
  4. 他一直想要挑战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拔虎须》一般,最终导致了失败。
  5. 在面对重大问题时,我们应该谨慎行事,避免做出《拔虎须》般鲁莽的决定。

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它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自信或轻率的行为。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适用性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之前最好了解具体的背景和情境。

分词解释

1 抽,拉出,连根拽出:~腿。~草。~牙。~苗助长。2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数城。3 吸出:~毒。~火罐儿。4 选取,提升:提~。~擢。5 超出,高出:海~。挺~。~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尖儿。出类~萃。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一~。7 改变:坚韧不~。心志不可~。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1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2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3 〔~臾〕片刻,一会儿。4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5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