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的拼音、解释、组词

宾客的简介:

bīn kè
1.客人的总称。 2.指以宾客之礼相待。 3.春秋﹑战国时多用称他国派来的使者。 4.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 5.东汉以后对依附世家豪族人口的一种称谓。 6.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唐代始置,明代以后废。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来宾、客人,泛称客人。【例】一般习俗,结婚当天都会大宴宾客。

1. 泛称客人。《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宾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众亲在此作证盟,都可做大媒。」

2. 别国来的使者。《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宋.邢昺.疏:「可使与邻国之大宾小客言语应对也。」《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令其子为吴行人。」南朝宋.裴骃.集解:「服虔曰:『行人,掌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宾大客,受小客之币辞。』」

3. 古代豪门所养的食客。《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三国演义》第一○六回:「爽命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各引三千御林军,……于是曹爽门下宾客日盛。」

词语“宾客”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来访的人或参加宴会、会议等场合的客人。这个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宾”和“客”,其中“宾”意为尊敬对方,表现出友好的态度;“客”则是指外来者或非本地居民。

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拜访主人的人。
  • 引申意义:也可用来指代重要的人物、贵宾等。
  • 用法范围: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正式场合,如会议、宴会、庆典等各种活动中。

造句示例:

  1. 在这次的商务洽谈会上,公司特意邀请了多位宾客来参加。
  2. 我们家今天有重要的宾客来访,请你帮忙整理一下客厅。
  3. 这位宾客是我们公司的合作伙伴之一,他的到来对我们的业务非常重要。
  4. 每逢重要节日,老王总会在家里准备丰富的菜肴招待远方的宾客
  5.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重要宾客,酒店特地为其准备了VIP套房。

这些句子涵盖了“宾客”这个词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情况。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bīn

1 客人:~客。来~。~馆。~主。贵~。~至如归。2 同“ 傧 ”,傧相。3 服从,归顺:~服。~附。4 姓。

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