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曝十寒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曝十寒的简介: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一暴十寒」。见「一暴十寒」条。
2. 此处所列为「一暴十寒」之典源,提供参考。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无或1>乎王之不智2>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3>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4>至矣,吾如有萌5>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解〕(1) 或:通「惑」,疑惑。(2) 不智:不聪明。(3)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4) 寒之者:比喻阿谀谄媚之人。(5) 萌:启发。
3. 此处所列为「一暴十寒」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后人尊称他为「亚圣」。当时人们对于齐王管理政事没什么成就很不满意,虽然齐王并未采纳孟子的观点,但他仍帮齐王解释,说:「不要认为这是因为大王不够聪明。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长的生物,如果让它在太阳下曝晒一天,又放在寒冷的地方十天,也没有办法存活。我跟大王相处的时间有限,一旦我离开,那些奸臣小人又来动摇大王的决心,我就算能让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头,又有什么用呢?」此段话见载于《孟子.告子上》。后来原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演变为「一暴十寒」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
1. 比喻没有恒心,做事不能持久。语本《孟子.告子上》。【例】他学任何东西总是一曝十寒,难怪什么也学不会。
1. 比喻没有恒心,做事不能持久。语本《孟子.告子上》。如:「他学任何东西总是一曝十寒,难怪什么也学不会。」
《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出自于《孟子·告子上》,用来形容做事没有恒心,经常开始时热情高涨,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冷淡,就像晒了一天太阳,却在接下来的十个日子里什么都没有做一样。
详细解释
- 释义:一曝十寒:意指受到一次短暂的外界刺激后,就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或兴趣,长时间处于一种不积极、不稳定的状态。
- 引申义:形容学习、工作等事情时断时续,缺乏持续性。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做事没有恒心的人。
造句
- 小明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就像“一曝十寒”,今天听了一节网课,明天就忘记了,这样下去怎么能把英语学好呢?
- 这次公司推行的新项目刚开始时进展顺利,但很快由于员工们缺乏持续的动力,“一曝十寒”地应付,导致了项目的停滞不前。
- 小李一直想要减肥成功,但他总是“一曝十寒”,今天吃得多一点,明天又坚持跑步,结果就是效果不佳。
- 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本来需要连续几个月的努力才能完成,但王同学却因为经常被其他事情打断,“一曝十寒”地写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导致最终未能按时交稿。
- 为了改善社区环境,居委会组织了几次植树活动,但居民们的参与热情就像“一曝十寒”,没有长期坚持下去,导致效果不佳。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一曝十寒”的状态在个人学习、工作或集体活动中都有可能遇到,并且往往会影响最终的成果。因此,在面对需要长时间投入的事情时,保持持续性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
分词解释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