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沤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沤的简介:

yī òu/ōu
1.一个水泡。佛教用以喻无常生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沤,水泡。一沤,即一个水泡。比喻瞬间即逝的事物。宋.苏轼〈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

一沤》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但在某些佛教典籍和文人作品中可能会出现。根据字面,“一沤”可以理解为“一朵水泡”,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中,常用来比喻世间一切现象的短暂无常、虚幻不实。

解释:

  • 沤(ōu):本意是指一种古代制作酱油的方法,这里借指水中形成的泡沫或气泡。
  • 一沤”通常用作比喻,表示事物如同水中的泡沫一般,既渺小又易逝。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因缘和合而成,如泡沫般虚幻、短暂,容易消散。

造句:

  1. 在佛学中,“一沤”被用来形容人生的无常与空幻: 在滚滚红尘中,众生如同一朵朵水泡,在时间的河流中起起伏伏,终将归于寂灭。
  2. 表达对于世俗欲望和权力的虚妄看法时可用此词: 我们不应沉溺于那些如一沤般转瞬即逝的名利之中,而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3. 在诗歌创作中运用这一意象可以增添深远意境: 世间繁华如沤生水涯,唯有静心观照方能悟出真谛。
  4. 描述某事物或情感短暂无常时可使用“一沤”: 这份喜悦如同一朵泡沫,在时间的浪潮里转瞬即逝,成为过往烟云。
  5. 在描绘自然景色变化万千时亦可用此词表达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感悟: 看那江面上波光粼粼,犹如无数沤泡浮沉其间,变幻莫测又虚幻难求。

请注意,“一沤”并非一个标准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上述解释及造句主要用于理解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