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肉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块肉的简介:

yī kuài ròu
1.指亲生独子或遗孤。宋祥兴二年,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背幼帝赵昺跳海死。帝母杨太后闻之,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投海死。见《宋史.瀛国公纪》。 2.指胎儿。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出宋史˙卷四十七˙瀛国公本纪: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后遂以一块肉指遗孤或仅存的子孙。聊斋志异˙卷二˙侠女:所以不即报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块肉累腹中,因而迟之又久。

1. 语出《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后遂以一块肉指遗孤或仅存的子孙。《聊斋志异.卷二.侠女》:「所以不即报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块肉累腹中,因而迟之又久。」

在中文中,《一块肉》这个词组或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单独的一句话来看,通常它可能被用作一个故事的名字、小说或者电影的标题等。但若是在具体的情境下,比如某人谈论一块肉,这里我们假设其是一个比喻或是描述场景的内容。

详细解释

  1. 从字面上理解:《一块肉》可以直译为“一块肉”,通常指一块具体的肉类食物或动物肌肉组织。
  2. 比喻含义
  3. 在文学或艺术作品中,可能象征着某个人物的命运、某个场景的状态或是某种情感状态等。
  4. 可以用来描述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物,强调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5个造句

  1. 故事《一块肉》讲述了流浪汉如何为了生存而经历了一系列艰难险阻的故事。
  2. 在这幅画中,《一块肉》代表着饥饿与希望之间的矛盾。
  3. 小说中的章节名为《一块肉》,描述了主角在绝望中挣扎,最终找到希望的过程。
  4. 导演用《一块肉》作为电影标题,是为了反映一个关于爱、牺牲和人性的故事。
  5. 诗歌集里有首诗叫作《一块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微小却珍贵瞬间的感悟。

请注意,这里的“造句”是基于假设情境进行创作,并非实际存在的文本。在实际应用中,“一块肉”通常不会作为一个完整句子存在,除非是在特定的情境描述中,比如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种隐喻意义。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kuài

1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儿。2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地。两~糖。3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相当于“元”:一~钱。

ròu

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体。~类。~食。肌~。~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身(佛教指肉体)。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冬瓜~厚。3 果实不脆,不酥:~瓤西瓜。4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