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的拼音、解释、组词
按图索骥的简介:
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按照前人所画的图象,去寻求当代的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成规,呆板不知变通。语本《汉书.卷六七.杨胡米梅云传.梅福》。后亦用「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所掌握的线索办事。
2. 《汉书.卷六七.杨胡米梅云传.梅福》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今不循伯1>者之道,乃欲以三代2>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3>之图,求骐骥4>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故高祖弃陈平之过而获其谋,晋文召天王,齐桓用其雠,(亡)〔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注解〕 (1) 伯:音ㄅㄚˋ,通「霸」,古称诸侯的盟主。 (2) 三代:指夏、商、周三朝。 (3) 伯乐:周代善于相马的人,生卒年不详。其名传说纷纭,或为王良、孙阳。著有《相马经》。 (4) 骐骥:音ㄑ|ˊ ㄐ|ˋ,骏马、良马。
3. 西汉成帝时,太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以外戚身分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专断朝政,排除异己,朝中大臣都敢怒不敢言。梅福看到这样的情况,忍不住写了一封信给皇上,信中陈述一国之臣与国家兴亡的紧密关系,进而评论朝廷的举才方式。他认为朝廷现在想完全套用夏、商、周三代的举才方式,这就好像拿著周朝人伯乐所画的图象,到市场里寻找千里马一样,结果当然是找不到。这并非旧有的方法不好,而是时间、空间都已经改变,旧时的方式可能不适用于今时,所以当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成帝并没有听进梅福的谏言,仍是耽于酒色,怠忽朝政,因而埋下了外戚乱政的祸根。后来「按图索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做事拘泥成规,呆板不知变通。今则多用以比喻按照所掌握的线索来办事。
1. 原指按照图象寻求好马。后指根据资料线索以寻找、探求。语本《汉书.卷六十七.梅福传》。【例】进入市区后,我们只要照著地图按图索骥,就可以找到目的地了。
1. 按照图象寻求好马。语本《汉书.卷六七.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后比喻做事拘泥成法,呆板不知变通。元.袁桷〈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2. 按照线索寻找、探求。比喻掌握线索,易于办事。
《按图索骥》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一个寻找好马的故事。"按图索骥"的意思是指依照既定的方法或标准机械地行事,而不去进行实际调查和思考,比喻做事过于拘泥于教条,缺乏灵活性。
详细解释
- 按:依据、按照。
- 图:图样、图画、这里指的标准或依据。
- 索:寻找。
- 骥:良马的代称。这里泛指好马,引申为优秀的人才或事物。
成语原意是依照画像去寻找好马,结果却找不到真正的良驹,后来用来形容做事刻板僵化,不知变通;或者比喻按照死规矩办事,没有灵活性。
造句
- 公司推行新政策时,小王还按图索骥地遵循旧的流程,这显然不符合新的管理要求。
- 在科研项目中,我们不能一味按图索骥,而应该灵活运用现有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创新研究。
- 虽然按照传统方法可以完成任务,但如果我们能更开放地思考,可能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不要只按图索骥。
-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而不是死板地按图索骥,这样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 他在工作方法上有些僵化,总是喜欢按图索骥,很少考虑创新的办法,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这些例子展示了成语"按图索骥"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及其所表达的意思。
分词解释
àn
1 用手或手指压:~铃。~键。~钮。~脉。~摩。2 止住:~捺。~耐。~压。3 依照:~照。~理。~例。~说。~质论价。4 考查,研求:~验(审查验证)。~察(稽查审察)。5 (编者、作者等)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语。编者~。tú
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3 画:画影~形。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suǒ
1 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2 搜寻,寻求:~引。思~。搜~。探~。3 讨取,要:~还。~求。~取。勒~。4 尽,毫无:~然无味。5 单独:离群~居。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