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灯的拼音、解释、组词

香灯的简介:

xiāng dēng
1.亦作"香镫"。 2.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缸盛香油燃点,设于佛像前或死者灵前。 3.燃香膏的照明灯。古代帝王舆驾仪卫导从之用。 4.闺中的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祭堂所设的灯。《南史.卷三五.顾觊之传》:「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宋.谢枋得〈圆峰道院祠堂记〉:「朔望有斋馔,晨夕有香灯,如士大夫之奉家庙。」

2. 女子闺房中的灯。唐.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词:「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香灯》,这个词通常在古文中或诗词中出现,是指供奉佛像、神龛或用于祭祀的长明灯和点燃的香。其中,“香”指燃烧用来敬神或祭祖的香料;“灯”则是照明工具,在古代多用油灯或者蜡烛,而这里特别提到的是在供奉场合使用的。

详细解释

  • :在宗教仪式中,香常被用来表示对神灵或祖先的尊敬和祈求。燃烧的香散发出的烟雾也被视为能传达人的愿望。
  • :在古代,尤其是在佛寺、道观等宗教场所,常常会点燃长明灯以示对神圣的持续敬仰。

造句

  1. 夜晚,寺院中的一盏香灯依旧亮着,仿佛守护着这片静谧的土地。
  2. 在庙会上,善男信女们手持香灯,在神像前默默许下心愿。
  3. 香灯在烛台上的微弱光芒映照出古寺的沧桑历史。
  4. 每当夜幕降临,家里的长明香灯便成了家人祈福的重要象征。
  5. 来到寺庙中,我被那盏高悬的香灯吸引,仿佛感受到了千年的传承与敬仰。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香灯”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寄托。

分词解释

xiāng

1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2 舒服:睡得~。3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4 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得很。5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灵猫~。龙涎~。檀~。沉~。6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闺。~艳。7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火。烧~拜佛。~炉。~烛。8 姓。

dēng

1 照明的器具:电~。路~。~火(泛指亮的灯)。~语(通讯方法之一)。~标。2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指示~。酒精~。3 装饰张挂的彩灯:~节。~市。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