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骑虎难下的简介: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骑著老虎,害怕被咬而不敢下来。比喻事情迫于情势,无法中止,只好继续做下去。#语本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
2.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据《太平御览.卷四六二.人事部.游说下》引)苏峻1>反,温峤2>推陶侃3>为盟主,侃欲西归,峤说侃曰:「天子幽逼4>,社稷危殆,四海臣子,肝脑涂地5>,峤等与公致命6>之秋,事若克济7>,则臣主同休,如其不然,身虽灰灭8>,足以谢责于先帝。今之事势,义无旋踵9>,骑虎之势,可得下乎?公若违众独反,众心必沮。沮众以败事,义旗将回指于公矣。」侃无以对,遂留不去。 〔注解〕 (1) 苏峻:?∼西元328,字子高,晋长广掖人。永嘉之乱后,拥有军队万余。成帝时为历阳内史,有谋反之心,庾亮召为大司马,想要夺去他的兵权。苏峻不愿意,便举兵作乱,攻陷京师。后为温峤、陶侃等讨平。 (2) 温峤:西元288∼329,字太真,晋祁人。博学有识,初为刘琨参军,永嘉之乱后,元帝南迁 ,尚未即位,温峤奉刘琨之命前去劝元帝登基称帝。其母阻止他,温峤便扯断衣袖,毅然而去。明帝时,平定王敦、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谥忠武。峤,音ㄐ|ㄠˋ。 (3) 陶侃:西元259∼334,字士行,晋浔阳人。晋代名臣,初为广州刺史,每日搬运砖块以锻炼体力。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定苏峻之乱。为人忠顺勤劳,时人比之诸葛亮。 (4) 幽逼:受到小人逼迫。 (5) 肝脑涂地:比喻竭力尽忠,不惜牺牲生命。见「肝脑涂地」。 (6) 致命:效命。 (7) 克济:克,战胜,通「克」。济,成功。 (8) 灰灭:消灭、泯灭。 (9) 旋踵:畏缩退后。旋,回转。〔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晋书.卷六七.温峤列传》
3. 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乱。晋成帝时,苏峻起兵叛乱,进逼京师,情势十分危急。那时以陶侃为首,联合温峤等人共同讨伐叛军,却一直无法取胜。陶侃感到势不可为,想要退兵,温峤便说服他,说:「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动荡不安,正是臣子报效国家的时机。如今的情势,已经不容我们退缩,就好像骑上了老虎,难以下来啊!」陶侃无法反驳,便留下来继续领导众人,终于平定了苏峻之乱。后来「骑虎难下」这句成语,就从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所记温峤言「骑虎之势,可得下乎」演变而出,比喻事情迫于情势,无法中止,只好继续做下去。
1. 一旦骑上虎背,下也危险,只好继续骑下去。比喻事情迫于情势,进退两难。语本《太平御览.卷四六二.人事部.游说下》。【例】他原本只是随口说说,不料竟成骑虎难下之势,只好将错就错了。
1. 语本《太平御览.卷四六二.人事部.游说下》:「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虎之势。」骑在老虎的背上,害怕被咬而不敢下来。比喻事情迫于情势,无法中止,只好继续下去。《野叟曝言》第七四回:「光义定谋,举宅共知,独瞒一太祖,待其黄袍加身,骑虎难下。」也作「骑虎不下」、「骑虎之势」。
《骑虎难下》这个成语出自元朝无名氏的杂剧剧本,原意是比喻做了一件事情,因为情况复杂或为了面子、承诺等原因而难以中途退出或改变。现代使用中,它多用来形容一个人一旦踏入某条路子或陷入某种局面,就很难再回头,往往容易导致困境。
详细解释
- 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因为各种原因(如怕丢面子、担心后果等)而难以停止或转头。
- 引申义:形容一种进退两难的情况,特别是在某个环节已经无法回头,只能继续前行。
造句
- 小王在公司的一个项目中投资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他觉得这个项目并不理想,但他认为骑虎难下,还是应该坚持到底。
- 李总决定进军新能源行业,但发现市场竞争激烈,成本高昂。这时候他意识到自己已经骑虎难下了,必须继续前进。
- 小明为了面子接受了那家公司的邀请,后来他才发现那家公司并不适合他的职业规划,但他现在骑虎难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 在一次辩论赛中,小李同学刚开始并没有充分准备,结果开场就陷入被动。这时,他发现自己已经骑虎难下了,只能努力应对。
- 由于之前承诺要给客户交货,尽管质量出现问题,公司也只能选择继续完成订单,现在他们真的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局面。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骑虎难下”这一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方式。
分词解释
qí
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马。~射。~兵。~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2 兼跨两边:~缝盖章。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jì):坐~。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轻~。铁~。车~。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千~。千乘万~。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nán,nàn,nuó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3 不好:~听。~看。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