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史的简介:

wài shǐ
①指正史以外非官修的稗史、野史:《天禄阁外史》。②指某些旧小说:《儒林外史》。③旧时某些文人的别号:白云外史(即清代恽格)。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别史、野史

1.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2.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3.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外史》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指的是对正史之外的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逸闻趣事的记录,多指稗官野史或者笔记小说。通常这种历史叙述带有个人视角、文学加工的特点,不以严谨的历史考证为主。

详细解释:

  1. 定义:《外史》往往是对官方正史补充的一种非正式历史记载方式,它包括了地方志、民间传说以及个人或群体的回忆录等。

  2. 特点

  3. 记载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严格的编年史形式;
  4. 语言生动有趣,常带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和情感表达;
  5. 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生活、人物传记等多个方面。

  6. 代表作品:如《镜花缘》、《聊斋志异》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外史性质的作品。

造句:

  1. 这本书充满了神秘色彩,《外史》中讲述的故事让人着迷。
  2. 研究古代文化时,不能仅依靠正史,还要参考一些《外史》,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
  3. 我们应该区分哪些是《外史》中的传说故事,哪些是有据可查的历史事实。
  4. 中国古代《外史》中记载了很多动人的爱情故事和传奇经历。
  5. 这些《外史》里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shǐ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3 古代官职:刺~。御~。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