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养的拼音、解释、组词

就养的简介:

jiù yǎng
1.侍奉父母。 2.指侍奉祖父母。 3.接受奉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侍奉。《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就养之方,兼申爱敬;慎终之道,不忘哀戚。」

2. 父母到儿子任官的住所,受其供养。宋.苏轼〈刘夫人墓志铭〉:「已而涓守襄阳,澥复按本道刑狱,夫人皆就养焉。」

词语“就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组,它的意义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或某些古代文献来理解。据推测,“就养”可能指的是接受供养、侍奉或是指某人来到某个地方接受照顾和供养的情况。由于其使用场景较少且具有一定的历史色彩,在解释时需注意其具体的应用环境。

在较为古雅的文言文中,“就养”的意思通常是“到某地去居住并被供养”。比如,古代文人有时会提到自己或者他人前往某处就养于某位长者或某个地方,意味着在那里接受教导、照顾或是生活上的支持。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人对于尊敬师长和孝道的重视。

下面提供五个与“就养”相关的情境造句:

  1. 自幼随父游历四方,年岁稍长后便前往京城就养于名师门下。
  2. 他听闻此处有一位高寿且学识渊博的老先生,便决定舍弃旧居就养于此,希望能在此度过余生。
  3. 李爷爷早年漂泊异乡,晚年被远在外地的子孙接回家中就养,享受天伦之乐。
  4. 为了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并获得生活上的照顾,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去到北方求学就养
  5. 老师希望有更多愿意前来就养的学生们加入进来,共同探索学问的魅力与奥秘。

请注意,“就养”一词虽然常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场合的表述中,但在日常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以上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并可能不完全符合所有语境的实际用法。

分词解释

jiù

1 凑近,靠近:避难~易。~着灯看书。2 到,从事,开始进入:~位。~业。~寝。~任。~绪。~医。高~。3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近。~便。~事论事。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