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兄的拼音、解释、组词
年兄的简介:
nián xiōng
1.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互称年兄。主试人对所取中的门生有时亦用此称呼。
1.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互称年兄。主试人对所取中的门生有时亦用此称呼。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称谓:(1)唐宋以来,科举考试同榜者互相尊称为「年兄」。唐.李端〈晚夏闻蝉寄广文〉诗:「因垂数行泪,书报十年兄。」也称为「年长兄」。(2)称呼自己的同学。《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证仙》:「邹年兄好没分晓!既是有心救我,何不就送回衙里去?」(3)主试者对门生的称呼。《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伯士出去会著,问道:『那一位是武年兄讳书的?』只见人丛中走出一个矮小人,走过来答道:『门生便是武书。』」
《年兄》一词在古代文人雅士之间被使用,是一种较为正式且尊敬的称呼方式。这个词由“年”和“兄”两部分组成,“年”指的是同一年出生的人,“兄”是对男性长辈或有成就之人的尊称。“年兄”,即为年龄相同、同年生者,多用于文人墨客之间对同辈友人的一种敬称。
详细解释
- 含义: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之间常以“同年”互称,因为科考是按年举行,同年参加并一同被录取的考生称为“同年”,而称呼他们为“年兄”则是一种更为尊敬和亲切的表达方式。
- 使用场合:通常用于文人间互相尊重时的称呼,也可以用于晚辈对前辈的尊称中。
造句
- “吾与子同窗数载,今得遇年兄,共论诗书,实乃人生一大乐事。”——这句表达的是作者遇见了自己同年出生、志趣相投的朋友,并在诗书上共同探讨交流的情景。
- “年兄高才博学,小弟受益良多,请受我一拜!”——这句话出自一个晚辈对同年的文人前辈的尊敬之情,表达了向其学习并表示感谢的意思。
- “年兄之笔力遒劲,书风雅致,真乃吾等后生之楷模。”——此处用以赞扬一位同年出生的朋友或学友的书法艺术水平,并将对方视为典范来学习和追随。
- “今日得遇年兄,真是缘分。愿我们能共进退,互相砥砺前行。”——此句表达了与某位同年的文人朋友之间建立起深厚友谊的愿望。
- “若非吾等为同年生,何以结此深缘?愿年兄保重身体,健康长寿!”——这句话是在祝福同时代出生的好友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年兄”一词在表达中不仅包含了同龄人的身份认同感,还蕴含着深厚的友谊和敬意。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