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祖的简介:

tài zǔ
1.亦作"大祖"。《诗.周颂.雝序》:"《雝》﹐禘大祖也。"郑玄笺:"大祖﹐谓文王。"后世通称开国皇帝曰太祖。如三国魏追尊曹操曰太祖武皇帝﹐晋追尊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宋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为太祖。如赵匡胤称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等。 2.事物的原始。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皇帝庙号。多用以称开国君主。如宋太祖、明太祖。

2. 事物的原始。【例】夫无形者,物之太祖。(周.辛钘(ㄐㄧㄢ)《文子.道原》)

1. 皇帝庙号。多用以称开国君主。如宋太祖、明太祖。

2. 事物的原始。《文子.道原》:「夫无形者,物之太祖。」

太祖》一词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或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尤其是指那些以“祖”为庙号来纪念其功绩的皇帝。例如,在中国的北宋时期,“宋太祖”指的是赵匡胤。

详细解释

  1. 历史意义: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汉族的传统中,“太祖”是特定朝代开国君主的一个尊称。“祖”字意味着始祖或先驱,而“太”字则表示崇高的地位。因此,“太祖”指的是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创基业的先帝。

  2. 庙号体系: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庙号是一种特殊的称号,通常用于祭祀宗庙之中,用以尊称历代帝王。其中,“太祖”是一个常见的庙号之一,用来纪念那些建立新朝代或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开国君主。例如,在宋、明等朝代都有“太祖”。

  3. 文化意义:在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太祖”也可以象征创始者或者开创者的角色。

造句

  1. 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成功地建立了北宋王朝。
  2. 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这个节日是为纪念宋太祖而设立的,以庆祝国家的繁荣昌盛。
  4. 在明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太祖”常常被提及,他的一系列改革至今仍然为人所称道。
  5. 老一辈人经常提到“太祖”,表达对国家最初奠基者的敬仰之情。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1 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2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父。外~母。3 先代:~宗。~业。~制。~祭。~国。4 初,开始:鼻~。5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师。6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饯。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