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的拼音、解释、组词

守望相助的简介: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相互帮助,共同守卫、瞭望。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2. 《孟子.滕文公上》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1>无出乡2>,乡田同井,出入相友3>,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注解〕 (1) 死徙:死,指死者安葬。徙,音ㄒㄧˇ,指生者迁徙。 (2) 出乡:离开本乡。 (3) 相友:相伴、相随。

3.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受学于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后人尊称为「亚圣」。他的思想记载在《孟子》一书中。在〈滕文公上〉篇,孟子为滕文公讲述治国的方法,并提出了井田制度。他认为:治国当以治民为重,而治民则必须从整治农田作起,如果田地能够正确划分,就能公平地分配给人民耕种,征收米谷也就毫不费力。人民的生活安定,风俗自然敦厚,无论是死者安葬或生者迁徙,都不会离开本乡,因为这一乡的田地都相互依存在这一个井形土地之中。所以乡人们平时出入相随,有了困难就相互帮助,共同守卫、防御盗贼,有人生病也互相照料,彼此自然亲近和睦。后来《孟子》原文中的「守望相助」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相互帮助,共同守卫、瞭望。

1. 相互帮助,共同防卫。【例】好邻居应该发挥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精神。

1. 相互帮助,共同守卫、瞭望。《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

守望相助》是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们之间互相支持、共同维护和保护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行为方式。其中,“守望”通常指的是在某个地方进行瞭望并保持警觉,“相助”则表示给予帮助和支持。整个词语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详细解释:

  • “守望”:强调的是共同的警戒和保护意识。
  • “相助”:表明在困难面前互相支持、相互援助的态度。

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家庭、朋友之间的互助合作,还广泛应用于社区、企业乃至国家层面的合作与共进。它鼓励人们积极面对挑战,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通过团结一致来克服困难,共同实现目标和愿景。

造句示例:

  1.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 这次洪水灾害后,社区居民们自发地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共同守护家园。
  3.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最终取得了胜利。
  4. 为了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团队成员之间守望相助,不分昼夜地工作。
  5. 在这次扶贫活动中,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守望相助精神。

这些句子展示了“守望相助”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价值。

分词解释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zhù,chú

1 帮助协同,辅佐:辅~。帮~。~手。~人为乐。~桀为虐。拔苗~长(zhǎng )。爱莫能~。2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