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的拼音、解释、组词
宵衣旰食的简介:
xiāo yī gàn shí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亦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1.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宵衣旰食》这个词源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君主或官员勤于政务、日夜操劳的样子。“宵”指的是夜晚,“衣”在这里引申为穿衣的时间;“旰”意为天色已晚,即较晚的时间段。综合起来,“宵衣旰食”可以理解为:因为处理国家大事而整夜不眠,为了工作事务而忘却了吃饭和休息的时间。
详细解释
- 语源:“宵衣旰食”的说法最早出自《尚书·无逸》,原句是“古者有皇王后,股肱心膂之臣……朝夕孜孜,以勤劳政事”。
- 字面意义:这句话直译就是“晚上穿衣(不睡),天亮之后才吃饭”。在古代,“衣”和“饭”常常与休息相关联。因此这个成语更多是强调工作勤奋的程度而非字面上的时间安排。
- 寓意:“宵衣旰食”反映了古代臣子或君主勤于政务、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们为国家事务日夜操劳的态度。
造句
- 历代贤君都以“宵衣旰食”为荣,他们始终把国事放在首位。
- 在那段时间里,他几乎每晚都在加班,真是“宵衣旰食”,非常辛苦。
-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团队成员们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体现出了“宵衣旰食”的精神。
- 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他总是在忙碌中度过每一天,可谓是真正的“宵衣旰食”。
- 王经理以“宵衣旰食”的态度处理公司事务,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优势。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