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的拼音、解释、组词

拔山扛鼎的简介:

bá shān gāng dǐng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后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过人。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好徒,急偿夙债。或作拔山举鼎、扛鼎拔山。

1. 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后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过人。《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好徒,急偿夙债。」也作「拔山举鼎」、「扛鼎拔山」。

《拔山扛鼎》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力大无穷、勇猛无敌的故事。此成语原意形容力量非常强大,能够搬动重物和举起重物。在现代汉语中,它被用来形容人的力气特别大或比喻人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力量。

详细解释

  • 拔山:形容举山之力。
  • 扛鼎:“鼎”是古代的一种大型炊具,多指三足两耳的青铜器。“扛鼎”表示能举起很重的东西。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某人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

造句

  1. 那位大力士在比赛中拔山扛鼎,轻松举起了最重的杠铃。
  2. 在灾难救援现场,消防员们如同《拔山扛鼎》中的英雄一般,不顾个人安危冲向前线。
  3. 老虎队队员们在场上展现出了拔山扛鼎般的体力和毅力,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他从小练习举重,现在一提起重物就感觉轻如鸿毛,真有拔山扛鼎之势。
  5. 尽管货物非常沉重,但物流工人凭借自己超人的体力,依然能轻松地完成拔山扛鼎般的搬运任务。

分词解释

1 抽,拉出,连根拽出:~腿。~草。~牙。~苗助长。2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数城。3 吸出:~毒。~火罐儿。4 选取,提升:提~。~擢。5 超出,高出:海~。挺~。~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尖儿。出类~萃。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一~。7 改变:坚韧不~。心志不可~。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káng,gāng

1 用肩膀承担:~枪。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