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对泣的拼音、解释、组词
新亭对泣的简介:
xīn tíng duì qì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指东晋南渡名士王导等,于新亭饮宴,举目望见山河,而感慨国土沦亡,相与对泣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比喻怀念故国或感时忧国的悲愤心情。宋˙陆游˙初寒病中有感诗: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1. 本指东晋南渡名士王导等,于新亭饮宴,举目望见山河,而感慨国土沦亡,相与对泣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比喻怀念故国或感时忧国的悲愤心情。宋.陆游〈初寒病中有感〉诗:「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新亭对泣》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主要表达的是在国难当头、面对亡国之痛而感到忧伤哀愁的情感。它的出处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七四》。
详细解释
该成语讲述了西晋时期,在国家遭受耻辱之时,一些士大夫们在新亭(即今南京的狮子山)上聚会饮酒。然而当他们看到长江天际、壮丽河山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亡国之痛与家园沦丧的悲凉感,忍不住相视而泣的情景。
造句
-
看着电视里的历史纪录片,小李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新亭对泣》的故事,感叹道:“当年这些人面对国土被割据,竟然还在那里饮酒作乐!”
-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曾是敌人的外国人也开始理解《新亭对泣》的历史意义——即使在国家遭难时,也有人依然选择沉沦。
-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新亭对泣》的故事提醒着我们:面对民族危亡时刻,每个人都不应忘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
在学校历史课程中,老师讲到了《新亭对泣》,并鼓励同学们要以史为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
-
小说《烽火戏诸侯》中描述了一段类似的情景:在国难当头之际,主人公和几位朋友一起在城墙上望远,不禁想起了《新亭对泣》,心中五味杂陈。
分词解释
新
xīn
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3 不久以前,刚才:~近。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7 姓。
亭
tíng
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邮~。岗~。3 适中,均匀:~匀。4 正,当:~午(正午,中午)。
对
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
泣
qì
1 小声哭:~诉(哭着控诉)。抽~。哭~。涕~。2 眼泪:饮~。~下如雨。~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