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脖子粗的拼音、解释、组词

脸红脖子粗的简介:

liǎn hóng/gōng bó zǐ cū
形容发急、发怒或激动时面部颈部红胀:一点儿小事,何必争得~的。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面部、颈项红胀。形容人发怒、急躁或情绪激动的样子。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又何必闹得脸红脖子粗呢?亦作粗脖子红脸。

1. 面部、颈项胀得通红。形容人发怒、急躁或情绪激动的样子。【例】两人互相忍让一下就好了,何必为这点小事吵得脸红脖子粗呢?

1. 面部、颈项红胀。形容人发怒、急躁或情绪激动的样子。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又何必闹得脸红脖子粗呢?」也作「粗脖子红脸」。

《脸红脖子粗》是一组形容词,用来描绘一个人因为激动、愤怒或者尴尬而出现的一种显著的身体反应。这种状态通常伴随着面部和颈部血管扩张,导致脸部变红,脖子部位的肌肉绷紧,显得异常突出。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情绪激动到极致时的样子。

详细解释:

  • 脸红:形容人的脸色因为情绪激动或害羞而变得通红。
  • 脖子粗:形象地形容由于愤怒、激动等原因导致颈部血管明显扩张,使得脖子看起来更加粗壮。

这种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了人在强烈情绪波动时的生理反应。它往往用来形容人们在争论或激烈讨论中的情绪变化,并且强调了情绪的剧烈程度和不可抑制性。

造句:

  1. 小李被老板批评了一顿,脸红脖子粗地冲出了办公室。
  2. 两人争论得面红耳赤,脸红脖子粗,最后还是没有得出结论。
  3. 老张说起自己年轻时的糗事来,还是一脸得意,仿佛当时也是脸红脖子粗地应对着。
  4. 小明在课堂上被问住了,脸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
  5. 看到竞争对手取得胜利,他气得脸红脖子粗,几乎要跳了起来。

这些句子生动地体现了“脸红脖子粗”这一成语的使用场景及其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liǎn

1 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颊。~孔。~形(亦作“脸型”)。~色。~谱。2 物体的前部:鞋~儿。门~儿。3 体面,面子,颜面:~面。~皮。~软。丢~。赏~。

hóng,gōng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1 颈,头和躯干相连的部分:~子。~颈。~梗儿。2 像脖子的:脚~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1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 )。2 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3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枝大叶。4 颗粒大的:~沙子。5 声音低而大:~哑。~声~气。6 鲁莽:~鲁。~暴。~野。~犷。~俗。~笨。~人。~手~脚。7 略微:~略。~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