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脚板的简介:

jiǎo/jué bǎn
脚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脚掌。《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唬得尚让顶门上丧了三魂,脚板下走了七魄。」《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惊得那尼姑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板底荡散了七魄。」

《脚板》,这是一个较为口语化、生活化的词汇,主要用来指人的脚底。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被赋予一些比喻意义或特定情境中的含义。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思:直接指的是人体的足部底部。
  2. 引申义:有时候可以比喻为承受、支撑或者行动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3. 情感色彩:由于脚底经常直接接触地面,也带有某种隐喻意味,如生活的艰辛、劳动者的辛劳等。

造句:

  1. 她赤着双脚,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行走,每一步都踏在脚板上,感受到了泥土的温度和大地的呼吸。
  2. 在这个舞台上,每个演员都是用自己的脚板来演绎角色的生命力,每一个步伐都是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承诺与坚持。
  3. 他平时很少运动,一到下雨天走在湿滑的地面上就容易打滑摔倒,真是“光脚不怕扎脚板”。
  4. 老王是个老工人,他的每一双旧鞋都见证了他在工厂车间里辛勤工作的日子,每一块磨平的脚板都是他与时间赛跑的痕迹。
  5. 在这次徒步旅行中,他们用脚板丈量了大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以上例子展示了“脚板”一词在实际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既涵盖了其基本含义,也体现了它在不同情况下的扩展意义。

分词解释

jiǎo

1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心。~掌。~背。~跟。~步。~印。~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镣。~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2 最下部:~注。山~。墙~。3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料。4 〔~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5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夫。~行(háng )。~钱。拉~。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