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的拼音、解释、组词

解语花的简介:

jiě yǔ huā
比喻胜似花朵般美丽的女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玄宗与杨贵妃同赏白莲,大家赞叹花的娇美。玄宗指著身旁的贵妃说:争如我解 语花!典出北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解语花。后用以比喻善解人意的 女子。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语花。词牌名。出自唐玄宗赞贵妃之语。曲调内容存于宋代周邦彦片玉集。

1. 唐玄宗与杨贵妃同赏白莲,大家赞叹花的娇美。玄宗指著身旁的贵妃说:「争如我解语花!」典出《北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解语花》。后用以比喻善解人意的女子。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语花。」

2. 词牌名。出自唐玄宗赞贵妃之语。曲调内容存于宋代周邦彦《片玉集》。

词语“解语花”是一个出自唐代诗人韩偓的诗句,原诗为:“水阔花飞日,风高蝶去时。相看无所言,但对一枝枝。”这里的“解语花”是一种比喻手法,用来形容极为美丽且善解人意的女子。

详细解释:

  • 解语:原本的意思是能说话、会表达思想,这里引申为非常懂人的心思,善于理解与沟通。
  • :这里不仅仅指实际存在的花朵,更多是指女性的形象或比喻。这种说法最早来源于《诗经》中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其中的“姝”也具有美丽的含义。

整个词组“解语花”是形容一位既美丽又善解人意的女子,常用来表达对美好、温柔之人的赞美或寄托情思。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解语花”常常被用作诗歌和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以寄寓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造句:

  1. 那位姑娘如解语花般美丽动人,令人心动。
  2. 看那花瓣随风轻舞,恍若女子解语,婉转柔美。
  3. 她不仅外表出众,举止言谈间也像一朵解语花,温柔体贴。
  4. 他心中的那位佳人就像是不施粉黛的解语花,简单却格外动人。
  5. 每当看到庭院里的樱花飘落,他就想起那个如同解语花般知己。

分词解释

jiě,jiè,xiè

1 剖开,分开:~剖。分~。瓦~。~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开。~甲归田。~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除。~饿。~乏。~惑。~疑。~围。~脱。~雇。~聘。~散。~毒。4 溶化:溶~。~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释。~析。~说。劝~。~嘲。6 懂,明白:理~。见~。7 调和,处理:~决。和~。调(tiáo )~。排~。8 高兴,开心:~颜而笑。9 排泄:~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