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本趋末的拼音、解释、组词
背本趋末的简介: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舍本逐末」。见「舍本逐末」条。
2. 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源,提供参考。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1>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2>本而事3>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4>;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5>。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6>;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7>,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战国策.齐策四》。 (2) 舍:通「舍」,音ㄕㄜˇ,舍弃。 (3) 事:从事。 (4) 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少。约,减少。 (5) 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6) 好智:喜爱耍小聪明。好,音ㄏㄠˋ。 (7) 巧法令:工于玩弄法令。〔参考资料〕 《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3. 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于工、商。《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
1. 放弃根本的农业,而从事工商业。《汉书.卷七四.魏相传》:「民多背本趋末,或有饥寒之色。」唐.颜师古.注:「本,农业。末,商贾。」比喻放弃最根本或最重要的事宜,而去求取末端细节。也作「背本争末」、「弃本逐末」、「趋末背本」、「去本就末」。
词语解析
背本趋末(bèi běn qū mò)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和经济思想,主要用来形容舍本逐末的行为。在字面上,“背”意为违背或离开;“本”,原指树根,在此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部分;“趋”,有趋向、追求的意思;“末”,则指的是枝叶,比喻次要的或表面的东西。
因此,“背本趋末”的意思是指舍弃了事物的本质和根本,而去追求那些琐碎无足轻重的事情。这种行为在经济活动中可能会表现为将有限资源用于不重要的领域,而在学习或工作中可能会表现为忽视核心问题而过分关注细节或无关紧要的部分。它强调的是应该注重事物的根源和本质,而不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造句
- 在企业经营中,如果一味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产品质量控制,那就是典型的背本趋末。
- 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不能只盯着分数,更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否则就是背本趋末了。
- 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不能因一些小细节而分心,而应该专注于关键点,这样才能避免背本趋末的错误决策。
- 教育者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让他们只关注考试分数这一表象,否则就会背本趋末。
- 在制定长远计划的时候,公司领导们要谨防背本趋末,确保战略目标与具体执行方案之间的协调一致。
分词解释
bèi,bē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5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6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7 违反:违~。~离。~信弃义。8 不顺:~运。~兴(xìng )。9 偏僻:~静。10 听觉不灵:耳~。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qū,cù
1 快走:~走。~进。~前。~奉。~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向。~势。大势所~。3 鹅或蛇伸头咬人。4 追求,追逐:~时(追求时髦)。~利。~光性。mò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