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梁的拼音、解释、组词
康梁的简介:
kāng liáng
1.沉溺于逸乐。 2.清末戊戌变法的首要人物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并称。
1.沉溺于逸乐。 2.清末戊戌变法的首要人物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并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耽于宴乐。《淮南子.要略》:「康梁沉湎,宫中成市。」
2. 清末时主张维新运动的康有为和其弟子梁启超,被当时人并称为康梁。
《康梁》通常用来指代中国晚清时期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康有为(1858-1927)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而梁启超(1873-1929),是康有为的学生,也是著名的政论家、史学家,在推动维新变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共同发起和推进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运动——戊戌变法。
详细解释
“康梁”一词特指这两位历史人物在晚清时期所倡导的维新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他们主张通过改革来改变封建制度,引进西方科技与文化以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尽管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后来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句
- 在《康梁变法》一书中详细地回顾了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那次试图革新中国的尝试。
- “康梁”两位改革家的思想和行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这座图书馆以“康梁精神”命名,旨在鼓励人们思考如何像这两位先驱者一样进行社会创新。
- 课堂上教授讲到戊戌变法时提到,正是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改革家引领了当时的思想潮流。
- “康梁”的思想在现代中国依然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在讨论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时。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