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莱的拼音、解释、组词
蒿莱的简介:
hāo lái
1.野草;杂草。 2.草野。
1.野草;杂草。 2.草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蒿、莱,皆野草名。蒿莱指杂草。《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向栩传》:「及到官,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
2. 田野。《文选.张华.鹪鹩赋.序》:「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蓠之下。」
3. 衰竭。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词:「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蒿莱》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分别代表两种植物。其中“蒿”指的是各种野生草本植物,“莱”泛指野菜或蔬菜。但具体到《蒿莱》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它往往用来比喻社会地位低下、不受重视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成语典故: 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有提到“蒿莱为虫”, 表示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草也能成为昆虫的栖息地,强调了即使是卑微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或意义。
- 该词常用来形容地位低下的官员、百姓或是社会边缘的人或事物。
造句
- 在那个朝代,很多像蒿莱一样的文人因为地位低下,他们的才华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
- 这里虽然是边远地区,但同样有生龙活虎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就像蒿莱一样默默生长。
- 蒿莱之辈如我辈者在政治舞台上是很少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谦逊态度。
- 他的才华虽然被埋没如同蒿莱,但他的内心依旧坚强不屈。
- 尽管我的家境贫寒如同蒿莱一般微不足道,但我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请注意,“蒿莱”作为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用来表达对于低地位或被忽视的事物的理解与同情。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