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妇的拼音、解释、组词

荡妇的简介:

dàng fù
1.古指荡子之妇。 2.古指倡妇。 3.指淫荡的妇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娼女。南朝梁.元帝〈荡妇秋思赋〉:「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

2. 荡子之妇。《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君似征人,妾作荡妇,即置而不御,亦何得谓非琴瑟哉?」

3. 淫荡、不贞洁的妇人。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三百篇中,皆诗人旁观感慨,美刺以示劝惩,非贤者自炫才良,荡妇自书供状也。」

关于词汇“荡妇”,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含义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行为不检点、有不良嗜好的女性,带有负面色彩,往往被用作贬义词或描述不道德行为的词语。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这个词直接翻译就是“摇摆的女人”。“荡”在古汉语中与轻浮、放荡有关。
  2. 文化背景:“荡妇”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尤为突出,它往往用来形容那些违背传统道德规范的女性,比如离弃丈夫另嫁他人或者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等行为。这种称呼常带有强烈的负面评价和批判意味。

造句:

  1. 古代的故事里常常会描写一些荡妇形象,她们因为自己的行为被世人所谴责。
  2. 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孩如果被贴上“荡妇”的标签,可能会影响她的一生。
  3. 尽管她在外面有很多风流韵事,但她仍然被认为是家中的贤妻良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荡妇”概念的理解不同。
  4.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给别人下定论,尤其是带有负面含义的词汇如“荡妇”,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5. 在某些古代文学作品中,“荡妇”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揭露社会道德的缺失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这个词不仅可能被视为不尊重他人或带有性别偏见,而且也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因此,在表达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类具有强烈负面评价色彩的词汇。

分词解释

dàng

1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2 洗涤:洗~。涤~。~口(漱口)。3 摇动:摇~。~漾。~桨。4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5 四处走动:游~。逛~。6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7 浅水湖:芦花~。

1 已婚的女子:~人。少(shào )~。2 妻,与“夫”相对:夫~。3 儿媳:~姑(婆媳)。媳~。4 泛指女性:~女。~孺(妇女儿童)。~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