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气候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成气候的简介:
bù chéng qì hòu
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 AI解释
词语“不成气候”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一群体、事物或环境未能达到预期的状态或者效果。在字面意义上,“成”表示形成,“气候”原本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等变化的现象,后来引申为某种状态或形势。因此,“不成气候”的意思就是指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秩序,达不到理想的形态或者局面。
详细解释
- 语义核心:通常用于形容组织内部的管理混乱无序,无法形成有效的团队协作;也可用来描述某项事业起步阶段缺少整体规划、协调配合不到位的情况。
- 感情色彩:带有批评或否定的意思。它常常用来批评某个群体或环境缺乏规范性或者组织纪律性。
造句
- 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公司的工作效率一直很低,真是“不成气候”啊!
- 虽然小李有很好的想法,但他的小组总是“不成气候”,原因在于他们缺少明确的目标。
- 那个地方的经济虽然发展了一段时间,但因为政策不统一、市场混乱等原因,还是没能形成稳定的经济发展“气候”。
- 这次活动策划得很不错,如果能提前做好准备和组织工作的话,就不会“不成气候”了。
- 他的研究小组总是“不成气候”,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成员间缺乏有效合作。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气
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候
hòu
1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2 看望,问好:伺~。问~。3 时节:时~。气~。~鸟。~虫。4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5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