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和的简介:

yī hé/hè/huó/huò/hú
1.古指一个小笙。《仪礼.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郑玄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凡四人也。"按:《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2.和协;和谐一致。 3.一会;一番。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回、一番。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面,水面打一和,糊涂做一片。」元.睢玄明〈耍孩儿.乐官行径咱参破套〉:「做院本把我拾掇尽,赴村戏将咱来擂一和。」

2. 一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自家当朝一日,和那妇人叫了一和,两下都有言语。」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那贱人俏声儿诉一和,俺这厮侧身儿搂抱著。」

在现代汉语中,“一和”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因此没有确切的解释。可能是“一”的误写或者是一个新词、方言表达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两个字分别理解它们的意思。

  1. “一”(yī):这个汉字有很多含义,最常见的是表示数量上的单一性或整体性,如“一个”,也可以用来指时间上的一瞬或空间上的全部。
  2. “和”(hé/huo):同样拥有多个意思。当用作连词时,它表示并列关系;作为动词,它可以表示调和、协调的意思;作为形容词,则有和谐、和平的含义。

基于这样的理解,“一和”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状态或行为,意指整体性或统一的状态,或者是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整合与协调。接下来,我提供5个句子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1. 为了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各部门应该加强合作,达到“一和”的效果。
  2. 这个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方意见,最终呈现出了一幅完美的“一和”画卷。
  3. 在处理家庭关系时,保持和谐(“和”)的状态对于“一和”的氛围至关重要。
  4. 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一和”的理念在社区内得到了广泛传播。
  5. 培养团队精神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协作,从而形成一个“一和”的集体。

请注意以上句子是基于对“一和”可能含义的推测构建的,并非来源于实际已知的语言使用。如果你有特定背景或语境需求,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该词汇。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