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概的简介:
yī gài
①一种标准。概,古代量米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指标准:一概而论|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②相同;一样:万方声一概。③一头;一端: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④副词。统统;全部:生客一概不见|除了这尊玉佛,其他一概不要。
①一种标准。概,古代量米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指标准:一概而论|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②相同;一样:万方声一概。③一头;一端: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④副词。统统;全部:生客一概不见|除了这尊玉佛,其他一概不要。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完全、一律。【例】一概而论、一概作废
1. 概,为古代平斗斛的木条。「一概」引申为同一标准。《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二首之一:「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2. 相同、一律。《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符》:「其轻薄奸轨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愤,而反一概悉蒙赦释,令恶人高会而夸咤。」唐.杜甫〈秦州杂诗〉二○首之四:「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3. 一端、一面。《淮南子.诠言》:「自乐于内,无急于外,虽天下之大,不足以易其一概。」《新唐书.卷一七七.列传.韦表微》:「尤好春秋。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著三传总例,完会经趣。」
4. 全部。《红楼梦》第一六回:「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知。」《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学监是顶要紧的差使,学生饮食起居,一概都要老兄照料。」
《一概》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通常是“一律”、“一并”的意思,在句子中的使用往往依赖于上下文来具体确定其含义。不过,“一概而论”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对某个问题或情况采取统一的看法、处理方式。
详细解释
- 一概而论:指对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分地做出相同的判断或评价。
- 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没有深入分析或考虑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做了一刀切的处理,往往带有贬义。
造句
- 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而不能一概而论。
-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全面考量各种因素,而不是一概而论地做出结论。
- 不同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在政策制定时不应采取一概而论的方式。
- 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抱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态度,总是一概而论。
-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应当避免一概而论的思维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偏差。
希望这些解释及造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具体的语境或需求,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概
gài
1 大略,总括:大~。~论。~述。~貌。梗~。~要。~算。~括。~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率(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概率”。亦称“或然率”、“几率”)。以偏~全。2 情况,景象:胜~(胜景,美丽的景色)。3 一律:一~而论。4 气度,节操;气~。5 刮平斗、斛用的小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