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谒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谒的简介:

shàng/shǎng yè
1.谓通名进见尊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递上名片,请求晋见。《史记.卷七○.张仪传》:「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汉书.卷三二.张耳陈余传》:「陈涉起蕲至陈,耳、余上谒涉。」

上谒》中的“上谒”一词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主要用来表示向上级或尊长陈述请求、呈递文书等行为。根据语境不同,“上谒”可以指正式拜访、求见或拜见尊贵的人士。

详细解释

  1. 上谒:原意是指向上级或尊长表明来意,通常是通过正式的礼仪和途径进行。它强调的是表达诚意与尊敬的态度。
  2. 它常被用于描述臣子向君主呈递奏章、文人向达官显贵求见献艺或是普通百姓向上层社会表达诉求等场景。

造句

  1. 古代文学中使用:
  2. 汉朝的张骞上谒汉武帝,请求出使西域寻找通商之路。
  3. 历史故事:
  4. 唐代李白年少时曾上谒宰相许圉师,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志向。
  5. 现代语境中的比喻使用:
  6. 他决定上谒公司领导,提出关于优化业务流程的新建议。
  7. 文学作品创作:
  8. 小说中描述了一位书生上谒名士,希望能够得到指点和认可。
  9. 日常对话场景:
  10. 市民代表上谒市长办公室,反映社区居民关注的公共设施建设问题。

这些例子不仅展示了“上谒”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也体现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1 拜见:~见。拜~。进~。2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3 请求:~归。~医。4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5 掌管晋见的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