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庐的拼音、解释、组词

蒿庐的简介:

hāo lú
1.草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草屋。汉.桓宽《盐铁论.毁学》:「而包丘子不免于瓮牖蒿庐,如潦岁之鼃,口非不众也。」《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东方朔传》:「宫殿中可以辟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蒿庐》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组,它通常指的是一种简陋的住所或者隐居之所。其中,“蒿”指的是生长在荒野中的草本植物,而“庐”是古代对简陋房屋或小屋的一种称呼。“蒿庐”因此可以理解为用蒿草搭建的小屋,常用于形容避世隐居、生活清贫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指一种野生的草类植物,多见于荒野中。
  • :原指茅草搭成的小屋,后泛指简陋的房子或住处。
  • 蒿庐:形容非常简陋的居所,也可以用来形容隐居者的生活状态。

造句:

  1. 古代文人常以“蒿庐”自比,表达自己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心境。
  2. 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里的“卧松云”也是隐居者的一种象征,类似于蒿庐。
  3. 在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蒿庐”常被用来形容隐士的生活环境,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虽然不是直接使用“蒿庐”,但类似的意境和精神追求是相通的。
  4.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状态与蒿庐的精神是一致的。
  5. 在现代文学或艺术作品中,“蒿庐”也可能用来象征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如:“在那片荒凉之地,他建造了一座蒿庐,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些句子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蒿庐”这个词组,但都反映了它所蕴含的精神和意境。

分词解释

hāo

1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2 气蒸出的样子。3 消耗。

1 房舍:茅~。~墓(①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②庐舍和坟墓)。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