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口的简介:

xià kǒu
1.指江河下游出口处。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佐餐的食品。《水浒传》第一五回:「阮小七道:『有什么下口?』」《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内白鹞招妖》:「右手把著酒,左手把著心肝做下口。」

2. 江河下游的出口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洞过水注》:「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在现代汉语中,“下口”这个词组并没有广泛使用,通常也没有专门的词典条目来定义它。不过根据上下文推测,它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和用法。以下尝试给出几种可能的意义,并提供五个相关的句子。

  1. 作为“下达口令”的简略形式:在军事、体育或其他需要统一指挥的场合中,可以理解为下达指令或命令。
  2. 比喻为‘深入浅出’或者‘下咽顺畅’:类似于成语中的“出口成章”之意,在特定情境下,可能会用来形容话语表达得当、易于接受。

基于上述推断,这里提供五个使用了“下口”一词的句子:

  1. 在训练场上,教官下达口令(下口):“全体注意!”
  2. 他讲话非常下口,总是能迅速获得大家的理解。
  3. 老师在课堂上讲得非常清晰,真可谓出口成章,下口即合。
  4. 面对客户的提问,销售员表现得十分老练,下口就答得滴水不漏。
  5. 新来的同事刚开始不太适应团队的表达方式,后来慢慢练习后也能够下口自如了。

请注意,“下口”一词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根据具体的上下文环境有所不同。如果“下口”在某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有特殊的用法,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其意义。

分词解释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