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的拼音、解释、组词

彭湃的简介:

péng pài
1.波涛激荡的样子。 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896-1929)。广东海丰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海丰从事农民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五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1927年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在海陆丰建立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曾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遇害。遗著编为《彭湃文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波涛相撞击的声音或气势。也作「澎湃」。

2. 比喻声势浩大,气势壮阔。也作「澎湃」。

《彭湃》一词特指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农民运动领袖,他原名春兰,字汉文,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先驱人物。他在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不幸遇难。

以下是对“彭湃”一词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示例:

详细解释

  • 生平:彭湃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但他一生致力于社会公正和平等。他早年参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革命活动,并逐渐转向共产主义。
  • 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1927年的南昌起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最著名的工作是推动农民运动,在海丰等地推行土地改革,帮助农民阶级争取权益。
  • 牺牲:不幸的是,彭湃在经历了一系列艰难险阻之后,在1929年参与领导的“湘南暴动”失利后被捕,随后被枪决。

造句

  1. 彭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都在为推动农民运动而不懈努力。
  2. 在学习《彭湃传》的时候,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位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仰。
  3. 纪念馆中展出了许多有关彭湃的事迹照片和文物,让参观者更加了解他的光辉事迹。
  4. 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彭湃的名字始终镌刻在人民心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灯塔。
  5. 每当想起彭湃同志为争取农民权益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我都会感到无比敬佩和感动。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彭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精神影响。

分词解释

péng,bāng

1 姓。

pài

〔澎~〕见“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