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帚千金的拼音、解释、组词
弊帚千金的简介: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敝帚自珍」。见「敝帚自珍」条。
2. 此处所列为「敝帚自珍」之典源,提供参考。 《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十一月,众军至城门,述1>自将背城而战。吴汉2>鼓之,述军大破,刺伤述,扶舆3>入壁4>,其夜死。夷5>述妻、子,传首于洛阳6>,纵兵大掠,举火燔烧。帝闻之,下诏让7>吴汉。副将刘禹8>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家有敝帚9>,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仰视天,俯视地,观于放麑啜羹10>之义,二者孰仁矣?失斩将吊民之义。」 〔注解〕 (1) 述:公孙述(?∼西元36),字子阳,东汉扶风茂陵人。王莽时起兵,自立为蜀王,都成都。性苛细,察于小事,敢诛杀而不见大体。被刺伤而身亡,公孙氏尽灭。 (2) 吴汉:?∼西元36,字子颜,东汉南阳宛人。为人质厚少文,勇鸷有智谋。为讨伐公孙述时之大将,后位至大司马,卒谥曰忠侯。 (3) 舆:车箱。泛指车。 (4) 壁:军营的围墙。 (5) 夷:诛杀。 (6)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盆地内。东汉建为都城。 (7) 让:谴责。 (8) 刘禹:东汉时人,生卒年不详。吴汉的副将。 (9) 敝帚:破扫帚。敝,破败。 (10) 放麑啜羹:春秋时人秦西巴因为偷偷放走小鹿,被主人赶走的故事。战国魏将乐羊为表忠心,吃下敌人送来他亲生儿子的肉做成的肉羹的故事。麑,音ㄋ|ˊ,小鹿。啜,音ㄔㄨㄛˋ,吃。
3. 此处所列为「敝帚自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载,新莽败亡之后,光武帝刘秀即位继承汉朝天下,这时公孙述也在蜀自立为王,由于屡次招降不成,因此光武帝就派吴汉率军攻打公孙述。光武帝十二年十一月,吴汉的军队攻到成都城门下。公孙述不敌,被刺伤,扶著车子退回军营,当晚就过世了。隔天其手下部将即向吴汉投降,吴汉却下令诛杀公孙述的妻子儿女,将他的首级传送回洛阳,并且放纵士兵在城中烧杀虏掠。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下诏谴责吴汉。当时吴汉的副将刘禹也对他说:「成都城里的老弱妇孺数以万计,一旦放任士兵纵火抢夺,后果将不堪设想,光是听到就让人鼻酸。在一般人家里尽管是残破不堪的扫帚,也会当作价值千金的宝物来珍惜!何况他们都是我大汉的子民,你怎么忍心这么做?古籍中也记载:春秋时人秦西巴,因为不忍心看母鹿伤心,于是偷偷放走主人猎得的小鹿,结果主人知道后很生气的把他赶走;战国魏将乐羊攻打中山国时,正好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就杀了他儿子并做成肉羹送给他,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由这二个故事来看,谁比较仁慈呢?如果放纵兵士胡作非为,那就失去斩杀将领抚慰百姓的仁义之心了。」后来「敝帚自珍」这句成语,就从刘禹话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东西虽不好,却因为是自己所拥有,故非常珍视。
1. 比喻东西虽不好,却因为是自己的,仍觉得很珍贵。参见「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条。
《弊帚千金》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故事,用来比喻自己认为毫无价值的东西却别人视为珍贵。这里的“弊”指的是破旧或损坏,“帚”是扫把,而“千金”则表示极高的价值。“弊帚千金”的字面意思是破烂的扫把却值千金。然而,这个成语的重点并不在于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强调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
成语解释
- 弊: 破旧或损坏。
- 帚: 扫把。
- 千金: 极高的价值(此处比喻非常珍贵)。
整体意思为:自己认为无用的东西,在他人眼中却极为珍贵。也常用来形容某些事物虽然在使用者看来并不重要,但在特定的情境下却显得极其宝贵或独特。
造句
- 这些旧照片对我来说不过是泛黄的纸张,但对我的父母来说却是珍藏的回忆,这真是“弊帚千金”啊!
- 在古代文人眼中,竹简和毛笔虽然简单粗糙,但在书写与记录方面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便是“弊帚千金”的体现。
- 对于那些热爱手工艺品的人来说,一块看似普通的小石头也可以成为珍宝。这正符合“弊帚千金”的含义。
- 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可能当时并不受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价值逐渐被认可,这便是“弊帚千金”在艺术领域的体现。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旧书籍或经典著作或许不再流行,但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符合“弊帚千金”的意思。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弊帚千金”不仅描述了物品的实际价值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差异,还体现了对事物认知的重要性和变化。
分词解释
bì
1 欺蒙人的坏事:作~。营私舞~。2 害处,与“利”相对:~病。~端。~害。~政。利~。兴利除~。3 败,疲困。4 古同“蔽”,隐蔽。zhǒu
1 扫除尘土、垃圾的用具:扫~。笤~。qiān
1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2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3 见“秋”字“秋千”。4 姓。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