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拊的拼音、解释、组词

搏拊的简介:

bó fǔ
1.古乐器名。 2.拍击。谓鼓掌。 3.亦作"搏抚"。弹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乐器名,打击乐器。属革类乐器之一。以皮革制成,为两面鼓,有双环与黄丝绳(现以其他材质取代),腹中鼓装有米糠,演奏时绳挂颈上,鼓右面以木棒槌打,鼓左面以手拍打,作用在打拍子,建鼓一击,搏拊以两击应合,又称拊搏或抚拍。音乐停止时,则放在花鼓座上。今仍用于祭孔音乐。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搏拊,以韦盛糠,形如鼓,以手拊拍之。」

2. 抚奏乐器。《书经.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

《搏拊》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但从其构成来看,“搏”意为用力击打或抓住,“拊”可以理解为拍掌、拍打。结合这两个字的意思推测,《搏拊》可能描述一种用力敲打或拍打的动作,具体意义需参考具体的上下文。

由于《搏拊》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记录,我将根据“搏”与“拊”的基本含义进行扩展解释,并提供五个相关造句来帮助理解:

  1. 基本解释: 描述一种用力拍打或敲击的动作。
  2. 造句示例:
  3. 在热闹的集市上,孩子们手持鼓槌,兴奋地进行着《搏拊》游戏。
  4. 乐师们在演奏时,用力地《搏拊》着琴键,使得音乐更加激昂。
  5. 战场上,《搏拊》战鼓声激励士兵士气,鼓舞他们冲锋陷阵。
  6. 在民间庆祝活动中,表演者们用响亮的《搏拊》动作来表达欢快的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7. 传统戏剧中,演员通过《搏拊》道具与肢体语言来增强舞台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搏拊》并非正式汉语词汇,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搏”、“拊”的基本含义进行的推测。在实际使用或学术研究中,请以权威辞典和文献为准。

分词解释

1 对打:~斗。~击(奋力进击)。~战。~膺(捶胸,表示愤怒)。肉~。拼~。2 跳动:~动。脉~。3 捕捉:~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