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的拼音、解释、组词

防秋的简介:

fáng qiū
1.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时突厥、吐蕃等常于秋日入寇,故于其时调兵守边,称为「防秋」。

《防秋》的详细解释

“防秋”一词最早见于汉代,主要用于军事和边塞管理中。它主要指的是秋季时节加强边疆地区的防御准备、巡逻和警戒工作,以防范游牧民族如匈奴等对中原地区可能发动的侵袭或骚扰。随着时间推移,“防秋”这个词也被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季节性防御措施。

造句

  1. 军事方面:
  2. 随着秋天的到来,边塞将领下令进行一年一度的“防秋”,加强了巡逻和警戒工作。

  3. 比喻意义上:

  4. 尽管和平时期很少有战争爆发的风险,但公司还是决定每年秋季进行一次防秋演练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5. 地方防御方面:

  6. 每年秋天临近时,各地地方政府会提前部署“防秋”工作,确保农民安全收获作物不受干扰。

  7. 比喻为加强措施的使用:

  8. 面对即将到来的竞争环境变化,公司决定采取一系列防秋式的策略来增强竞争力。

  9. 文化和历史背景中:

  10. 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防秋”是古代边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秋天来临,各边防军都会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防秋”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军事概念,也可以被灵活地应用于其他领域或情境之中。

分词解释

fáng

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守。边~。海~。3 堤坝:~堤。“以~止水”。4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qiū

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3 指一年:千~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