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求材,臣残木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求材,臣残木的简介:

shàng qiú cái,chén cán mù
指只要上级有所要求,下边的人就竭意奉承。

  • AI解释

实际上,“上求材,臣残木”这一说法并不是一个正式或常见的成语或典故。看起来它可能是一个比喻性的表达,用来形容一种不合适的、甚至有缺陷的人才被选拔和任用的情况。在这里,“上求材”可以理解为“上级寻找人才”,而“臣残木”则形象地指代那些能力有限或者不适合该岗位的人。这种说法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具体的来源或出处,因此解释可能较为灵活。

如果要具体化这一说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释: - 比喻:形容领导或管理者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时标准不当,选择了不合适或不符合要求的人员。 - 批评:用于批评某些选拔机制或用人方式,指出它们未能真正识别并选用优秀的人才。

基于上述解释,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

  1. 他被任命为公司的项目经理,然而他的技术能力远远不够,公司内部流传着“上求材,臣残木”的说法。
  2. 这次选举结果让人感到失望,有人感叹道:“这是典型的‘上求材,臣残木’的错误。”
  3. 老板在选拔新员工时只看学历而忽略了能力,这无疑是在做“上求材,臣残木”之事。
  4. 在这次企业重组中,高层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评估,导致出现了一批不合适的管理人员,这简直就是“上求材,臣残木”的活写照。
  5. 为了改善当前的状况,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机制,以避免再次发生“上求材,臣残木”这种现象。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根据对“上求材,臣残木”这一说法的理解创建的,可能并不完全准确或符合原意。如果有关于该表达的具体来源或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请进一步提供信息以便给出更精准的答案。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

cái

1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料。教(jiào )~。素~。题~。就地取~。2 能力,资质:~干(gàn )。大~小用。因~施教(jiào)。3 棺木:寿~。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

cán

1 害,毁坏:~害。摧~。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3 凶恶:~忍。~酷。凶~。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