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僭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僭的简介:

shàng/shǎng jiàn
1.谓越位踰制,冒用高于自己身份的名义﹑礼仪或器物等。

  • AI解释

上僭》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古籍和部分语料库的记载,《上僭》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意指超越了自己的地位或身份,越礼冒分,即超过自己的等级行事。在古代社会,“僭”通常与“越礼、越位”相关联。“上”,在这里表示更高的等级或者更尊贵的身份。这个词一般用于描述违反礼仪规范的行为,通常是下级对上级有所不敬或者是低于某种地位的人超越了自己的身份或权限。

为了方便理解,《上僭》可以拆解为两个部分:“上”指的是高于某人的等级,“僭”意指越礼、冒犯等行为。具体到古代社会中,可能会表现为庶民超越了臣民的礼仪规范去行事,或者平民僭越皇权的行为等等,这些都是《上僭》一词的具体体现。

下面是五个使用“上僭”的造句例子(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上僭”这个词并不常见,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的句子可能需要适当调整以适应现代语言习惯):

  1. 在古代宫廷之中,如果大臣擅自越过了君主所规定的行为规范,那就有可能被认为是“上僭”,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2. 历史上,有记载某位诸侯王曾试图模仿天子的行为,如穿戴帝王服饰、使用玉玺等,这些都被视为严重的“上僭”行为。
  3. 如果一个人身份卑微却敢于在公众场合与上级进行争辩或挑战其权威,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上僭”的一种表现形式。
  4. 古代有谚语说:“民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话中包含了对礼仪规范的强调,违反这些规范即为“上僭”。
  5. 在某些古代文学作品里,描述了主人公因为一时意气用事,不顾身份地位,擅自采取了一些超越自己权限的行为,这可以被称为“上僭”。

请注意,上述句子中的“上僭”的使用是为了说明其含义,并不意味着在这些现代语境下实际存在这种行为。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