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窍不通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窍不通的简介:

yī qiào bù tōng
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个心窍都没有通。语本《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后用「一窍不通」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完全不懂。△「一无所知」。

2. 《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亡国之主一贯,天时虽异,其事虽殊,所以亡同者,乐不适也。乐不适则不可以存。糟丘酒池,肉圃为格,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作为琁室,筑为顷宫,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1>而视其心,不适2>也。孔子3>闻之曰:「其窍4>通,则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 〔注解〕 (1) 比干:商朝人,生卒年不详。商王纣的叔父,与微子、箕子称殷之三仁。因谏纣不听而被杀。 (2) 不适:不合乎义理。 (3)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不直呼他的名字。 (4) 窍:孔穴。此指人的心思、心智。

3. 商朝末年,纣王沉溺酒色,设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杀害许多直言进谏的忠臣,导致国势危在旦夕。纣王的叔父比干,是当时的贤人,他看到纣王如此荒淫无道,十分痛心,便劝谏他力图振作,远离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纣王不听,反而以贤人的心七窍皆通的传说为借口,要借比干之心来看看,便将比干处以挖心酷刑。孔子针对这段历史,很感叹地说:「纣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窍可通,比干就不会死了。」由此说明,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后来「一窍不通」这句成语,就从《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中所载的孔子的这段话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完全不懂。

1. 本指人体七窍中,有一个心窍不通。后用以比喻人一无所知。语本《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句下汉.高诱.注。【例】他本来对电脑的操作一窍不通,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已经得心应手了。

1. 一个心窍不通。语本《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句下汉.高诱.注:「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用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完全不懂。《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但是人数多了,自难免鱼龙混杂,贤愚不分,尽有中文一窍不通,借著游学到海外玩耍的。」

一窍不通》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对某个领域、某个事物完全没有知识或能力,完全不懂。其中,“窍”指的是窍门、诀窍;“通”在这里意指理解或者掌握。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或戏谑的意味。

详细解释

  • 词源: “一窍不通”出自古代文献,用来形容人的无知或不晓事理。
  • 用法: 主要用于描述对某个领域完全不懂的情况。
  • 情感色彩: 贬义较强,带有批评或嘲讽之意。

造句

  1. 小王学医多年,但仍旧一窍不通,连基本的诊断方法都不了解。
  2. 新来的员工对公司内部流程一窍不通,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3. 在烹饪比赛中,小李因为对食材处理方法一窍不通,做出了难吃的菜肴。
  4. 他对于古文研究一窍不通,尽管阅读了很多书,但仍然无法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5. 小丽在电子游戏方面一窍不通,所以经常被朋友们嘲笑。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qiào

1 窟窿,孔洞:七~(耳、目、口、鼻)。2 喻事情的关键:诀~。~门儿。3 贯通:~窕。~领天地。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