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而别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辞而别的简介:

bù cí ér bié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AI解释

不辞而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没有经过告辞就离开。它通常含有不满或不愿直接说明原因的意味,常用于描述较为突然且可能带有负面情绪的行为。

详细解释:

  • :在古代汉语中,“辞”可以理解为告别、道别。
  • 不辞而别:即没有经过正式告别的过程就离开了。这通常表示行为的一方没有礼貌地结束与另一方的关系或会面,可能会涉及某种不满或者不愿公开说明的理由。

造句示例:

  1. 小明的同桌最近不辞而别了,大家都猜测他可能是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感到羞愧。
  2. 据说,那位演员在剧组里因为与导演意见不合而不辞而别,至今都没有回到剧组。
  3. 小王因为工作压力大,在没有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的情况下就擅自不辞而别了。
  4. 李女士觉得丈夫对她越来越冷漠,最终选择不辞而别地搬出了家门。
  5. 由于与团队理念不合,他决定在会议中途不辞而别,不再参与后续讨论。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bié,biè

1 分离:~离。~情。~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告~。久~重逢。分门~类。2 差别:霄壤之~。3 分类:类~。性~。职~。级~。派~。4 另外的:~人。~号。~字。~墅。~论。~开生面。5 卡住,插住,绷住:~针。~花。6 不要,不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