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阳平的简介:

yáng píng
普通话声调的第二声,念高升调。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音声调的第二声。如阳、前、梅、兰等字的声调。

1. 国音声调的第二声。声音读法由抑而扬,抑暂扬久者为阳平,如阳、前、梅、兰等字。

2. 郡名。三国魏时设立,约今河北省大名县,隋代时废置。

阳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作为一个特定的声调名称,属于四声之一,在普通话中指的是第四声。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阴阳”是指汉字发音时声母的不同属性,而“平仄”则是指声韵组合方式的分类。“阳平”的特点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音高相对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

例句

  1. 在《说文解字》这部古籍里详细记录了许多汉字的读音和注音方法,其中就包括了“阳平”这一声调。
  2. 汉语学习者在掌握普通话四声时,常常会将“第二声(阴平)”与“第四声(阳平)”混淆,这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区分。
  3. 阳平”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声调,在现代汉语音韵学的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4. 当你在朗诵古诗词时,要注意辨别出其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这样才能使朗诵更加符合原作的韵律美。
  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阶练习来帮助学生区分“第四声(阳平)”与其他声调的不同之处。

以上句子是基于“阳平”作为声调名称进行创作的例子。实际上,“阳平”作为一个词并不是常见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直接以这种方式使用。上述例子更多用于解释“阳平”的概念及其在语言学中的作用。

分词解释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