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阴阳学的简介:

yīn yáng xué
1.阴阳五行之学。 2.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专习天文﹑星卜等的学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元、明时,曾设置阴阳学官,掌管天文、占候、星卜等事。

2. 阴阳家之学。

阴阳学》,是中医、易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分支。阴阳理论源自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阴”、“阳”两种属性来描述,并且这两种属性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水与火、静与动等等。它不仅是自然现象的解释框架,还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策略以及民间风俗等。

阴阳学的核心观念是万物皆有阴阳两面,而这种对立统一又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阴和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可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同时,阴阳也是可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变,比如白天变为黑夜,寒冷变为炎热等。

下面为《阴阳学》添加五个造句:

  1.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调和”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原则之一。
  2. 这场战争之所以没有在最初预期的时间内结束,是因为双方力量的消长、时局的变化体现了“阴阳相生”的道理。
  3.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阴阳观念被广泛运用于布局与设计,以达到内外环境和谐共存的效果。
  4. 中医强调疾病的治疗不仅要治标还要兼顾治本,这正是遵循了阴阳学中“调整平衡”理念的原则。
  5.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里,“阴”和“阳”的概念经常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规律。例如中秋节庆祝“月圆人团圆”,而腊八节则象征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新开始。

这些例子展示了《阴阳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广泛应用及其深刻内涵。

分词解释

yīn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2 指“月亮”:太~(月亮)。~历。3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7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8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9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10 指时间:光~。惜寸~。11 生殖器:~部。~道。~茎。~囊。12 姓。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