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辟书的简介:

bì shū
1.征召的文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官府征召用的文书。《文选.阮籍.奏记诣蒋公》:「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下走为首。」

《辟书》,在古代文献中,特指中国古代的一种官方文书。这种文书主要用于对官员进行任命或者免职、授予官职以及颁布政令等事务。"辟"字在此语境下,有征召、选拔的意思;"书"则表明这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因此,《辟书》可以理解为朝廷或高级官员向下属或地方派发的一种命令性质的文书。

造句

  1. 古代的政治体制中,皇帝会通过《辟书》来委任重要的文武官员。

  2. 历史记载中,每当有新的官职产生,《辟书》便会及时送达新官手中,以示任命之正式。

  3. 据传,在某次朝议上,皇帝宣布了对地方官员的《辟书》,其中涉及多个重要职位的人选变动。

  4. 在古代官场文化中,《辟书》不仅是职务调动和晋升的象征,更是权力交接的重要凭证。

  5. 《辟书》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记录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人事变迁,对了解当时的政治运作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辟书》在古代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与意义。

分词解释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