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谷的拼音、解释、组词

馆谷的简介:

guǎn gǔ/gǔ/yù
1.居其馆,食其谷。指驻军就食。 2.泛指食宿款待。 3.借指塾师的束修或幕宾的酬金。 4.指作馆﹐教私熟或任幕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居住进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

2. 供给宾客食宿。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须延此人于家,馆谷数日,賷助他些盘费。」

3. 本指供给食宿,延聘教师至家教习子弟。后引申为教书。《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受代,携之京师,慰荐馆谷,并登仕籍。」《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请个积年老教授在家馆谷,教著两个儿女读书。」

关于“馆谷”这个词语,实际上并没有直接记录在古代汉语辞书中。不过,“馆”与“谷”这两个字分别有明确的意义:“馆”,指客舍、宾馆或者供人住宿的地方;“谷”,多用来指山涧或河流等自然地理名词,也比喻学问、技艺等深厚渊博的意思。根据这个构词分析,可以推测出“馆谷”的含义可能是指与学识丰富的人相处,或者是设立图书馆等教育场所来保存和传播知识。这里给出一个解释,并且尝试基于这种推测来构造5个句子:

  1. 他常去参观“国学馆”,那里不仅藏书丰富,还经常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就像一座真正的“馆谷”之地。

  2. 在中国古代的书院里,学子们往往能够获得名师指导,与众多学识渊博的人为伍,这样的环境堪称是名副其实的“馆谷”。

  3. 教育部决定在偏远山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和学习中心,以期将知识之光带到每一个角落,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兴办教育,广开智源”,可以视为推广知识普及的一种方式,如同在这些地区播种了知识的种子。

  4. 为了培养下一代的科学素养,在社区中成立了科技博物馆,并定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这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场所也是“馆谷”的体现之一。

  5. 张教授退休后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开设了一个小型图书馆,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古籍,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这里成为了学术交流的“小馆谷”。

请注意,这里的解释是根据“馆”与“谷”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进行推测性的构想,实际应用中应当以具体语境为准。

分词解释

guǎn

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旅~。~舍。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领事~。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照相~。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博物~。文化~。~藏。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蒙~。坐~。

1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河~。2 喻困境:进退维~(进退两难)。3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百~。4 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物。~米。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