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捐的拼音、解释、组词

输捐的简介:

shū juān
1.捐献;献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输送、捐献。多指赈济或赋税交纳而言。也作「输纳」。

词语释义

输捐:这个词汇在古代中国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法律意义。它是指一种由政府向民间征收的一种赋税或捐款的形式,主要用于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公共事业或者用于救灾等特殊目的。这种形式的赋税通常是强制性的,并且被纳入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造句

  1. 古文例句:
  2. “自秦汉以来,输捐制度成为国库的重要来源之一。”

  3. 现代应用例句:

  4. (1)“在古代中国,输捐是政府重要的赋税形式之一,用来支持国家的公共事业。”
  5. (2)“这次抗灾救灾行动中,政府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款和输捐,共同支持灾区重建工作。”
  6. (3)“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时期实行了严格的输捐制度以确保国库充实。”
  7. (4)“清朝初期,为稳定统治秩序,曾大规模实施输捐政策,加强财政收入的多元化来源。”
  8. (5)“现在虽然不再使用‘输捐’这一名词,但类似的财政征收方式仍然在某些情况下得以应用。”

请注意,“输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并且通常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下。它更多地反映的是过去社会和政治经济体制的一种情况。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理解该词汇的含义及用法。

分词解释

shū

1 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运~。灌~。~出。~入。~血。~电。2 送给,捐献:~纳。捐~。~将(jiāng)。3 败,负:~赢。~理。~了两个球。4 堕坏,败坏:~平(使其败坏)。5 表示,吐露:~心(表示诚心)。~实。~诚。

juān

1 舍弃,抛弃:~弃。~生。~躯。2 献助:~资。~献。~助。募~。3 旧时献钱得官职:~官。~纳。4 赋税的一种: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