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虏的拼音、解释、组词
鞑虏的简介:
dá lǔ
1.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
1.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原指中国大陆北方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清末特指满清。【例】国父孙中山先生成立同盟会时,提出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做为政治纲领。
1. 金人。后泛指外来民族。《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担渴担饥担劳苦,此行谁是家乡;叫天叫地叫祖宗,惟愿不逢鞑虏。」
《鞑虏》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它通常用来指代非汉族的外族入侵者或者统治者。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往往带有强烈的贬义和排斥色彩,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少数民族或外来政权的敌视态度。
解释:
- 文化历史背景:这个词主要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特定时期的文人笔记、文学作品及官方文件中,用来形容认为是对华夏正统构成威胁或者侵犯的外族。
- 使用语境: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宋元时期和明清之际,经常用于描述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或统治。例如,在《元史》《明史》等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
造句:
- 明朝将领曾奋笔疾书:“鞑虏不可饶恕!”
- 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痛心与愤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鞑虏”和“胡虏”都是指入侵者。
- 《红楼梦》中有描述贾宝玉对国家命运的感慨,“那些鞑虏的军队,何时才能真正被平定?”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有过这样的宣誓:“若不将此仇雪了,我死何瞑目!”其中“鞑虏”代表的是敌对阵营。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写道:“鞑虏入主中原,实为吾族之大患。”用以表达对满洲人建立清朝统治的不满与抵抗情绪。
请注意,使用“鞑虏”这个词时需谨慎,因为这可能被视为带有歧视意味或贬低他人。现代汉语中更常使用客观、平和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事件和民族关系。
分词解释
虏
lǔ
1 俘获:~获。俘~。(➊打仗时捉住敌人;➋打仗时捉住的敌人)。2 俘获的人。3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