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的拼音、解释、组词
蓬蒿的简介:
péng hāo
“茼蒿”的俗称。见“茼蒿”。
“茼蒿”的俗称。见“茼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蓬、蒿,皆野草名。蓬蒿,借指野地。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2. 茼蒿的别名。参见「茼蒿」条。
词义解析
《蓬蒿》一词,在古代典籍中通常被用作两个单独词汇:“蓬”和“蒿”。
-
蓬:是一种草本植物,也叫飞蓬。在《诗经·小雅·蓼莪》中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中的“离离”,即描述了飞蓬随风翻动的样子。蓬一般指野生的、不规则生长的小植物。
-
蒿:一种草本植物,《诗经·小雅·出车》中有“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原广莫,蔽芾有郭。”其中,“蔽芾”即蒿的一种形态。蒿可以指各种草本植物,但常见的是白蒿、青蒿等。
综合来看,《蓬蒿》往往被用来形容荒郊野外生长的杂乱无章的小植物,也可以用作比喻,象征着荒芜或未开垦的地方。
造句
- 那片空地长满了蓬蒿,杂草丛生,显得非常荒凉。
- 在这广袤的旷野中,只有零星几株蓬蒿顽强地生长着。
- 她漫步在一片荒芜的山脚下,四周尽是蓬蒿和矮灌木。
- 群众们开始在这片荒废的土地上植树造林,渐渐使这里由一片蓬蒿变成了绿树成荫的好地方。
- 小说中描述了主人公从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走出,看到周围长满了蓬蒿的场景,象征着新生活的希望与挑战。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