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制的简介:
jié zhì
①指挥管辖:这三个团全归你~。②限制或控制:饮食有~,就不容易得病。
①指挥管辖:这三个团全归你~。②限制或控制:饮食有~,就不容易得病。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限制使合宜不过度。【例】吃东西要懂得节制,才能保持肠胃的正常功能。
1. 指挥管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自此郓、齐、曹……十四个州府,皆受朱全忠节制。」《西游记》第四○回:「你等既受他节制,常在他洞下,可知他是那里妖精,叫做甚么名字?」
2. 限制不使过度。《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若当真的漫无节制,虽然无罪,身体即要衰弱了。」
词语《节制》的详细解释
释义:
- 定义: 节制指的是控制或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它们符合一定的标准或者道德规范。
- 含义: 这种行为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 在消费上,避免奢侈浪费;
- 在情绪上,抑制过度激动或冲动的行为;
- 在社交活动中,把握尺度,不越界;
- 在工作学习中,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
用法: 节制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制力,或是指某人在特定情境下的适当表现。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
造句
- 他虽然家境宽裕,但始终坚持节制消费,从不随意挥霍。
- 节制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对情绪的控制,避免因为一时冲动做出后悔的事情。
- 在面对诱惑时,一个人能否做到节制是衡量其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 工作之余,他总会留出时间来读书和学习新技能,这种节制的态度让他不断进步。
-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交场合,她特意练习了说话的分寸,学会了适当而恰当地表达自己,这体现了她的节制与礼貌。
这些造句展示了“节制”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