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敢死士的简介:
gǎn sǐ shì
1.敢于决死的人。
1.敢于决死的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勇敢不怕死的人。《宋史.卷二五○.王审琦传》:「审琦率敢死士数千人拔其水砦,夺月城,濠州遂降。」
词语《敢死士》的详细解释
定义: 敢死士,是指古代军队中的一种特殊兵种。他们经过特殊的训练和心理准备,具有极高的勇气与牺牲精神,愿意为了完成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而甘冒生命危险。
来源: 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古波斯、古希腊以及中国等国家的军事文化。在这些文明中,“敢死士”通常被用来指那些自愿去执行高风险任务的战士,比如突破敌阵或攻占要塞。
特点: 1. 心理准备充分:敢于接受极端危险的情况。 2. 训练严格:经过严格的体能和技能训练。 3. 装备特殊:往往穿着厚重、难以被穿透的盔甲,携带特殊的武器。 4. 战术用途多样:可以用于攻城、突击敌方要害等场合。
造句
- 这支敢死队成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出的勇士,他们愿意为了国家和荣誉付出一切。
- 在古代战争中,敢死士的存在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敢死士们冲锋陷阵,为后续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敢死士,准备执行自杀式任务。
- 现代军事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敢死士”,但在特种部队中也能找到类似的精神和勇气。
这些句子展示了敢死士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特殊精神特质。
分词解释
敢
gǎn
1 有勇气,有胆量:勇~。果~。~闯。~死队。~作~为。~怒而不~言。2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问。~请。~烦。3 方言,莫非:~许。~怕。~是哥哥回来了?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