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定策的简介:

dìng cè
1.亦作"定册"。古时尊立天子,书其事于简策,以告宗庙,因称大臣等谋立天子为"定策"。 2.决定方略或策略。 3.既定的政策方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立天子,书其事于简册,以告宗庙,故称大臣谋立天子为「定策」。《汉书.卷八.宣帝纪》:「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

2. 策划、筹谋。《文选.干宝.晋记总论》:「莫不定策惟帟,委事父兄。」

3. 既定的政策。《文选.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定策》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从字面来看,"定策"可以理解为确定策略或决策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定策”特指皇帝登基后召集大臣商议国家大事,做出重要的决策。

详细解释

  • 历史与政治意义: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宋、明两代,常有“定策”的说法。它通常指的是新君即位之初,由几位重臣或少数人密谋策划国家大计,然后向皇帝提出建议,有时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

  • 现代含义:现在,“定策”更多地用来泛指任何需要集体讨论、协商并最终作出决定的重要过程。这个词也可以用于形容在某个项目或计划实施前的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

造句

  1. 面对市场的急剧变化,公司高层迅速召开会议,共同商量如何制定新的市场策略。
  2. 在这次政策调整会议上,专家们积极献计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3.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研究后,团队终于确定了下一步项目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计划。
  4. 为了确保公司能够持续稳健发展,董事会决定定期召开战略会议进行定策
  5. 在这次创业大赛中,参赛者们不仅要展示自己的产品,还需要阐述如何制定营销策略来吸引投资者。

这些句子展示了“定策”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dìng

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5 确凿,必然的:必~。镇~。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7 姓。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