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射策的简介:
shè/yè/yì cè
1.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 2.泛指应试。
1.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 2.泛指应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宋.苏轼《应召集.策略一》:「自汉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于圣人,而皆泛滥于辞章,不适于用。」也称为「对策」。
2. 泛称应试。唐.皮日休〈三羞诗.序〉:「丙戌岁,日休射策不上,东退于肥陵。」
《射策》,在古代,特指一种科举考试的形式。这种形式通常用于选拔文官或者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测试士人的学问和知识水平。“射策”中的“射”,是投掷的意思,但在这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投掷;“策”指的是国家政策、典章制度等,或是针对某个主题提出的问题。考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或作答,类似于现代考试中的主观题形式。
以下是《射策》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造句: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拔方式。
- 实施过程:考生需根据所给的问题(即“策”)进行回答或作答,题目一般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 评价标准:不仅考查答题的准确性,还考察论述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深度。
造句
- 在古代,士子们通过射策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学问与才能。
- 李先生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在射策环节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 虽然现在已不再采用射策这种形式,但它的精神依然值得传承和发扬。
- 射策不仅是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个人知识水平的全面检验。
- 他通过射策考试,成功被选中为官,在仕途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这些句子旨在帮助理解“射策”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性。
分词解释
射
shè,yè,yì
1 放箭:~箭。后羿~日。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击。扫~。发~。~程。~手。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注~。4 放出光、热、电波等:~电。辐~。~线。照~。反~。5 有所指:暗~。影~。
策
cè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