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的拼音、解释、组词
垂髫的简介:
chuí tiáo
指童年或儿童。古代儿童未冠,头发下垂:黄发垂髫,并恬然自乐。
指童年或儿童。古代儿童未冠,头发下垂:黄发垂髫,并恬然自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童子不束发,故称童子为「垂髫」。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聊斋志异.卷一.画壁》:「生视女,髻云高簇,鬟凤低垂,比垂髫时尤艳绝也。」也作「垂发」。
《垂髫》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指的是儿童。具体来说,“垂髫”是指古代儿童头发下垂的样子,后来就用“垂髫”来代指幼童或者儿童时期。
解释:
- 垂髫:通常用来形容小孩的外貌特征,即儿童时期的发型,特别是特指头发下垂的状态。
- 由于这种发型通常是童年特有的标志之一,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经常被用来指代孩童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垂髫”象征着纯洁、天真无邪的特质。
造句:
- 王老伯对门前嬉戏的小孩说:“你们这些垂髫小儿,快去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
- 画作中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垂髫儿童正在沙滩上玩耍。
-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用“垂髫”来表达对孩童天真无邪的美好向往和祝愿。
- 小时候的我常常在河边捉小鱼,那时真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垂髫时代。
- 教师们经常说:“你们这些垂髫学子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以上句子中,“垂髫”不仅保留了它原本关于儿童发型的意义,还被赋予了更加深邃的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
垂
chuí
1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怜。~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4 接近,快要:~危。~老。~成。功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