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果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果的简介:

sì guǒ
1.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 2.宋代民间教派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四者。《中论》卷四:「如见苦不然,断集及证灭,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四果》这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佛教教义中的四个等级,即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它代表了修行者通过修行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的不同层次。

  1. 初果:指断除了见惑,但仍有思惑未断的人,处于须陀洹(意译为“不还”,表示此生不会再堕入恶道)的阶段。
  2. 二果:进一步断除了除欲界爱之外的三界八苦中七种苦所依止之因,处于斯陀含(意译为“一来”,表示在来世一次投胎后即可证得涅槃)的阶段。
  3. 三果:即阿那含(意译为“不还”,表示不再回到欲界受生),断尽了欲界的见思二惑,只在色界天中继续修行。
  4. 四果:即阿罗汉(意译为“应供”或“无生”,表示完全证得涅槃之人)。

接下来是五个使用《四果》的造句:

  1. 僧人通过长期的修持,最终达到了四果,成为了一位真正的阿罗汉。
  2. 佛教徒们常说:修行路上,要一步步来,不要急于求成,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四果。
  3. 在众多弟子中,他最先悟得初果,逐渐向二果、三果靠近,并期望能早日成就四果。
  4. 大师在讲经说法时提到,达到四果是每一个修行者的终极追求。
  5. 为了实现内心的清净和超脱,无数僧人日复一日地修炼,希冀有朝一日能够证得四果。

这些造句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四果”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及其应用。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guǒ

1 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实。~品。~木。结~(①结出果实;②事情的结局或成效)。2 结局,与“因”相对:因~。成~。3 坚决:~决。~断。4 确实,真的:~真。如~。5 充实,饱足:~腹。6 姓。